首页 药材功效正文

赶风柴的功效与作用

江少光 药材功效 2023-12-21 10:53:48 2 0

赶风柴的功效与作用目录

赶风柴的功效与作用

赶风柴功效与作用

裸花紫珠片有没有副作用?

尖尾风简介

赶风柴的功效与作用

赶风柴,中药名,别名节节红、饭汤叶、贼佬药、大斑鸠米、白花茶。为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. et Am.的带有嫩枝的叶。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。具有散瘀止血,解毒消肿之功效。用于衄血,咳血,吐血,便血,跌打瘀肿,外伤出血,水火烫伤,疮毒溃烂。

以上。收到你的喜欢啦收到你的喜欢啦

赶风柴功效与作用

止血,消炎,化瘀,止痛。

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,肺结核,肺脓疡,上消化道出血,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血尿,创伤出血,流行感冒,烧伤,化脓性皮肤溃疡,宫颈糜烂,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,急性肝炎

裸花紫珠片有没有副作用?

花紫珠片副作用是比较小的,裸花紫珠片的主要成分,为裸花紫珠, 又名赶风柴、节节红、饭汤叶、亚寨凡、白花茶,为常用的中草药,收载于《广州植物志》。

裸花紫珠片,消炎,解毒,收敛,止血。

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,急性传染性肝炎,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。

扩展资料:

裸花紫珠(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. et Arn.)是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。

中国主产长江流域以南,分布在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,海南等省。

气候温和,空气潮湿,海拔100-850米的山区有利于裸花紫珠的生长。

灌木至小乔木,高(1) -3-4-(7)米;老枝无毛而皮孔明显,小枝、叶柄与花序密生灰褐色分枝茸毛。

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12-22厘米,宽4-7厘米,顶端短尖或渐尖,基部钝或稍呈圆形,表面深绿色,干后变黑色,除主脉有星状毛外,余几无毛,背面密生灰褐色茸毛和分枝毛,侧脉14-18对,在背面隆起,边缘具疏齿或微呈波状;叶柄长1-2厘米。

聚伞花序开展,6-9次分歧,宽8-13厘米,花序梗长3-8厘米,花柄长约1毫米;苞片线形或披针形;花萼杯状,通常无毛,顶端截平或有不明显的4齿;花冠紫色或粉红色,无毛,长约2毫米;雄蕊长于花冠2-3倍,花药椭圆形、细小、药室纵裂;子房无毛。

果实近球形,径约2毫米,红色,干后变黑色。

花期6-8月,果期8-12月。

参考资料搜狗百科-裸花紫珠片裸花紫珠

尖尾风简介

目录 1 拼音 2 《中医大辞典》·尖尾风 2.1 尖尾风的别名 2.2 来源及产地 2.3 性味 2.4 功能主治 3 《*辞典》·尖尾风 3.1 出处 3.2 拼音名 3.3 尖尾风的别名 3.4 来源 3.5 原形态 3.6 生境分布 3.7 性味 3.8 功能主治 3.9 尖尾风的用法用量 3.10 附方 3.11 摘录 4 参考资料 1 拼音 jiān wěi fēng

2 《中医大辞典》·尖尾风 尖尾风为中药名,出自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[1]。

2.1 尖尾风的别名 赶风柴、粘手风、穿骨风、牛舌癀[1]。

2.2 来源及产地 马鞭草科植物尖尾枫Callicarpa longissima (Hemsl.)Merr.的叶或根[1]。

分布台湾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[1]。

2.3 性味 辛、微苦,温[1]。

2.4 功能主治 功在祛风,止痛,散瘀[1]。

1.治风湿痹痛,风寒咳嗽,寒积腹痛,跌打损伤,吐血,衄血,便血[1]。

煎服:15~30g[1]。

2.治瘫痪,小儿麻痹后遗症[1]。

煎服,或煎水外洗[1]。

3.治外伤出血[1]。

研粉撒[1]。

3 《*辞典》·尖尾风 3.1 出处 《本草求原》

3.2 拼音名 Jiān Wěi Fēnɡ

3.3 尖尾风的别名 尖尾峰、起疯晒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赶风晒、赶风帅(《本草求原》),赤药子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赶风柴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大风药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尖尾枫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,雪突、牛舌癀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
3.4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叶。

全年可采,鲜用、晒干或阴干。

3.5 原形态 落叶灌木至小乔木,高2~5米。

小枝四棱,嫩节上有柔毛成环状。

单叶对生;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10~25厘米,宽2~5厘米,先端渐尖,全缘或有细齿,基部楔形,上面深绿色,脉上有柔毛,下绿色,主脉隆起,侧脉14~20对,秃净,具不明显的腺点;叶柄长1~1.5厘米。

聚伞花序近顶腋生,径3厘米;序梗长1~2厘米;花柄长5~7毫米;苞片细小,披针形,长2毫米;萼杯状或截平状,有时为很小4突点;花冠紫红色,管状,裂片4,秃净,长约2毫米;雄蕊4,长约花冠的2倍,花药2室,纵裂;雌蕊1,子房上位,4室,花柱线状。

小核果,白色,球形,径1.5毫米。

花期9~10月。

果期12月至翌年1月。

3.6 生境分布 生于荒坡、沟边、灌木丛中半阴的地方。

分布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江西等地。

3.7 性味 辛,温。

①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,温。

"

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"苦辛,温。

"

3.8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,活血消毒。

治风湿骨痛,风寒咳嗽,寒积腹痛,无名肿毒,跌打损伤。
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行气活血,祛风消肿。

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性腰腿痛,毒蛇咬伤。

"

3.9 尖尾风的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5~8钱。

外用: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。

3.10 附方 ①治产后风:尖尾枫鲜叶捣汁半杯,黄酒半杯,姜汁三至五滴。

调匀炖温服。

②治风寒咳嗽:尖尾枫鲜叶八钱(刷去茸毛),冰糖五钱。

水煎服。

③治胃出血:尖尾枫鲜叶捣汁半杯。

调蜜服。

④治寒积腹痛:尖尾枫干叶五钱,千金藤干根五钱。

水煎服。

⑤治无名肿毒初起:尖尾枫鲜叶和红糖捣烂外敷。

⑥治跌打损伤:尖尾枫鲜叶捣烂调黄酒外敷。

(选方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

3.11 摘录
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