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芍图片目录
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生白芍图片
我国的中药材种类非常丰富,根据古书记载的中药材也多种多样,作用也不尽相同。
生白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,其实就是白芍,它营养丰富,富含有多种功效,可以治疗多种疾病,那么你知道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?一起来看看吧!
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
1、镇痛:生白芍具有镇痛、镇静、抗惊、降温等作用,芍药苷和芍药苷草汤有显著的镇痛作用,芍药苷和丹皮酚有抗惊厥作用,还有抗癫痫作用。
2、消炎抗菌:生白芍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,芍药苷和丹皮酚对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及免疫性炎症,有显著的抑制功效。
3、调节免疫力:生白芍可调节免疫力,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。
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,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。
生白芍图片
生白芍怎么吃
白芍炖乳鸽
食材:白芍10克、枸杞子10克、乳鸽300克、姜10克、清水1000克、盐5克、鸡精3克、糖1克、胡椒粉1克。
做法:1、乳鸽斩块氽水,白芍洗净,姜切片待用。
2、将净锅上火,放入清水、姜片、乳鸽、白芍、枸杞子,大火烧开转小火炖40分钟调味即成。
关于芍药花的资料
芍药花 学名:Paenoia albiflora
英名:Common Peony别名:没骨花、婪尾春、将离、殿春花
科名:芍药科
形态特征:多年生宿根草本,具肉质根。
茎丛生,高50cm-100cm。
二回三出羽状复叶,小叶通常3裂,长圆形或披针形,叶脉带红色。
花单生于茎顶,花梗长,花色有白、粉、玫瑰等色,少有淡绿色,花形变化多。
繁栽要点:繁殖以分株为主,于秋季9月-10月上旬(白露至寒露间)进行。
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。
耐寒,北方可露地过冬,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,次年又生长开花。
喜向阳,但稍予庇荫,开花也佳。
喜沙壤土,喜排水良好,故低洼及盐碱地均不宜栽种。
栽培简史与花文化:中国传统名花之一,具悠久的栽培历史,与牡丹并称“花中二绝”,自古有“牡丹为花王,芍药为花相”的说法。
《诗经.郑风》(公元前2000年-前1500年)中有“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芍药”的记栽。
作为观赏植物栽培,最早见于晋代(公元265年-420年)崔豹的《古今注》中,已有重瓣品种。
隋代已有园艺栽培,经唐至宋代栽培日盛,品种增多,宋代以扬州栽培最盛,元明时期栽培稍衰,至清代又盛,陈子的《花镜》记载了88个品种。
1949年后,各地栽培渐多,品种达200余。
欧洲的芍药栽培,是从中国引进栽培品种后开始的。
古代男女交往。
以芍药相赠,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,故又称“将离草”。
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宋代诗人陈师道均谱写过生动的、让人回味的咏芍药诗篇。
由于芍药适应性强,管理粗放,各地园林中普遍栽培,或形成专类的园中园,或用于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,又适于作切花。
室温18摄氏度-28摄氏度条件下,水养可维持4天-7天。
如含苞待放时切取,置5摄氏度条件下,可保持30天,成为当今普遍应用的切花之一。
根可入药。
芍药,一名白木。
味苦、平,有小毒。
治邪气腹痛,除血痹,破坚积,寒热,疝瘕,止痛,利小便、益气。
性味与归经:苦、酸、微寒。
归肝、脾经。
功效与主治:平肝止痛,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。
用于头痛眩晕,肋痛、腹痛,四肢挛痛,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自汗、盗汗。
芍药的花语是什么?
芍药花 依依惜别,难舍难分
川芎和川芍有区别吗?
川芎原名芎藭。
辛温香燥,走而不守,既能行散,上行可达巅顶;又入血分,下行可达血海。
功能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用于安抚神经,正头风头痛,症瘕腹痛,胸胁刺痛,跌扑肿痛,头痛,风湿痹痛。
川芍就是白芍,也叫川白芍,味苦、酸,药性凉。
入肝、脾经。
功能养血柔肝,缓中止痛,敛阴收汗。
用于胸腹胁肋疼痛,泻痢腹痛,自汗盗汗,阴虚发热,月经不调,崩漏,带下。
川芎图片 白芍图片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- 上一篇: 巨胜子图片,中药巨胜子是黑芝麻吗?
- 下一篇: 木天蓼子的功效与作用,中草药:木天蓼子的功效与作用
最新留言